010-5919-2012
氟嘧菌酯超越势头强劲
发布时间:2016-06-19 发布者: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

 

氟嘧菌酯
理化性质:原药为白色结晶型固体,有轻微的气味。熔点103~108℃。沸点497℃(est.)。蒸气压6×10-7mPa(20℃,推断)。KowlgP 2.86(20℃)。Henry常数10-7Pa·m3/mol20℃)。相对密度1.422(20℃)。20℃水中溶解度:2.56(无缓冲)、2.29 mg/L(pH 7);20℃有机溶剂中溶解度:二氯甲烷>250、二甲苯38.1、异丙醇6.7、正庚烷0.04g/L。水解DT50 >1年(pH 4、7、9,50℃)。光解实验DT50 为3.8~4.1d(在无菌磷酸盐缓冲溶液中,pH 7,25℃),预测环境DT50 为18.6~21.6d(太阳光下,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,6月)。pKa,pH 4~9条件下不解离。
作用机理及作用方式和作用谱:
作用机理:作用机理同嘧菌酯及其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一样,也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,即通过阻碍线粒体Qo位点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。
作用方式:为内吸性杀菌剂,具预防和治疗作用,喷施叶片上后可向顶传导。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。

作用谱:氟嘧菌酯具有广谱抑菌活性,对几乎所有真菌(子囊菌、担子菌、半知菌)病害和卵菌病害都有很好的活性,如麦类作物锈病、颖枯病、网斑病、白粉病、雪腐病、黑粉病,葡萄霜霉病,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等,蔬菜链格孢叶斑病和白粉病,香蕉叶斑病等。主要登记的作物是谷物,尤其对小麦和大麦上的多种病害也有广谱的活性。对全蚀病(take-al1)、尖眼斑病、锈病、小麦颖枯病、网斑病等病害有良好防治活性。与丙硫菌唑、戊唑醇的混剂2011年在阿根廷获准用于种子处理。

 

提供全套资源

产品名称
防治对象
授权残留
全套授权
备注
氟嘧菌酯原药
------
------
 
40%氟嘧菌酯悬浮剂
香蕉叶斑病
 
40%丙硫菌唑·氟嘧菌酯悬浮剂
小麦锈病
 

首页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版权与声明 帮助中心
选用一流人才、提供一流服务、创造一流事业! 010-65088183,15801281951 邮编 : 100125
二维码
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@2016-2017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路12号通广大厦6层
备案号:京ICP备17001011号